“多虧你們幫忙解決困難,讓我們接到這張50多頭牛的訂單。”近日,瀘水市紀委監委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在開展回訪監督檢查時,瀘水市某養殖場負責人高興地說道。
去年以來,怒江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助力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工作重點之一,加強上下聯動,采取“走訪+督查+紓困”的方式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難點和堵點,督促問題整改,推動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檢查走深走實。州紀委監委工作組在瀘水市某養殖場走訪時,養殖場負責人反映了“拿不到動物防疫合格證,導致待出欄牲畜不能外銷”的問題。
隨后,該州紀委監委將該問題交由瀘水市紀委監委辦理,要求對全市養殖場進行梳理排查,積極幫助相關企業解決困難。瀘水市紀委監委經組織專門的監督檢查組排查后,發現全市共有26家養殖場因防疫條件不達標而未取得動物防疫合格證。
根據《動物檢疫管理辦法》的規定,沒有取得動物防疫合格證的養殖場,牲畜一律不得外銷。“未取得動物防疫合格證,雖然主要由于相關企業的硬件設施和管理達不到要求,但我們不能置身事外。”據瀘水市紀委監委負責人介紹,該市及時召集相關職能部門研究問題的解決辦法,決定由市農業農村局具體負責,市紀委監委通過“嵌入式”監督的方式跟進督促。
收到問題反饋后,該市農業農村局立即組建工作專班,對防疫條件不達標的養殖場積極給予業務指導,并對企業整改情況開展跟蹤回訪。截至目前,未拿到動物防疫合格證的26家養殖場已有9家進行了整改,經專家現場評估后獲得了動物防疫合格證,其余未取得合格證的養殖場正在有序推進整改中。
“企業背后連著的是就業和民生問題。只有設身處地地為企業著想,以實際行動為企業紓難解困,才能更好地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監督保障執行、促進完善發展作用。”該市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。
去年該市紀委監委采取成立專項調研組走訪企業、制定班子成員聯系服務企業制度、暢通信訪舉報渠道、建立營商環境問題線索信息共享、共處、雙向移送機制等措施優化營商環境,共處置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12件,立案5件5人,精準出擊損害營商環境問題,促進惠企政策落實落地,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,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,護航優化營商環境。(石磊蕾 趙雪霽 || 責任編輯 王文錦)